- 历史学(历史文化产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 时间:2023年10月10日 10:09 浏览次数:
一、专业基本信息
学科门类:历史学
专 业 类:历史学类
专业代码:060601
授予学位:历史学学士学位
学 制:四年
修业年限:4-6年
实行弹性修业年限。在校学习年限可在三到六年内浮动。
二、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扎实、系统的文史基础、具备管理学及其文化产业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掌握国家有关文化产业政策和法规,拥有较强的策划、营销、创新能力,能够熟练运用文化产业基本理论和方法在国家和地方政府宣传部门、文博部门、各类文化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化市场运营、项目策划、创意产品开发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专业人才。
学生毕业后5年左右,能够达到以下目标:
1.能够以历史学和社会科学知识为背景熟练掌握历史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具有扎实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一定的人文修养,熟悉和了解文化产业、文化事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国家文化战略与政策。
2.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写作和应变能力及使用外语沟通的能力,良好的团队意识和人际交往、勇于创新创业,终身学习,应用新技术的能力。
3.具备良好道德品质及职业道德,积极的社会情感、端正的学习(人生)态度、正确的价值观,良好的科学素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康的身体和适应社会、个人、文化和事业的发展。
三、毕业要求与指标点分解
毕业要求
指标点
1.道德品质和职业规范:具有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实践中理解并遵守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1.1能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进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政治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
1.2具有积极的情感、端正的态度、正确的价值观,具有爱敬业、团结协作精神,能够在工作实践中理解并遵守职业道德和规范。
1.3能够讨论人文学科与自然科学在知识结构、思维特点、价值关怀等方面的差异,各取所长,优势互补,能够有效联系和综合运用两者以解决相关的社会文化问题。
2.专业素养:能够具有历史学、文化、艺术方面的知识背景,掌握管理学、文化经济学、文化产业管理的基本知识。熟悉文化产业相应的法律、法规。掌握资料收集、文献检索、社会调查、论文写作等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2.1掌握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将历史学、管理学、信息技术科学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重视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能够以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为背景对实际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和准确的表达。能够运用管理学、信息技术科学知识对文化产业策划中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评价。
2.2掌握专业必修知识,掌握文化产业管理与创意所需的基础理论和知识,了解文化产业专业及相关专业各学科学术发展的历史,逐步学会在文理渗透、学科交叉的前提下,开辟新的领域。熟悉文化产业相关的法律法规,能在实际工作中进行应用。
2.3掌握文化、技能知识,拥有一定的艺术鉴赏能力,展现丰富、敏锐的审美感知能力。具备会展管理、文化产业项目管理的相关知识与实践技能。
3.知识整合:能够基于史学、文化学等基础原理对历史文化产业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系统掌握文化产业相关问题分析、创意、策划与营销等相关知识。
3.1能够运用基础知识和相关研究方法,进行历史文化产业相关的基础研究工作。
3.2能够掌握资料收集、文献检索、社会调查的基本方法,并应用于论文写作与设计方案撰写。
3.3掌握文化产业相关问题分析、创意、策划与营销等相关的知识。熟悉和了解文化产业、文化事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国家文化战略与政策。
4.分析、解决问题:能够应用历史学、文化学等基础原理,识别、分析、解决专业问题。能够针对实际情况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创意方案、规划设计。
4.1解决专业问题的基本能力和初步的研究能力。
4.2专业信息资源开发加工的能力,综合性的文化产业信息资源开发、加工能力。能够对文化产业创意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
4.3能够分析、比较与论证解决方案的可行性,能够满足特定的文化产业创意与规划需求,有较强的创新创业能力,并体现创新意识。
5.团队意识:能够理解学习共同体的作用,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和人际交往与协调能力,并掌握沟通合作技能,具有小组互助和合作学习体验。
5.1具有团队意识,能够理解一个团队中每个角色的作用,以及对于整个团队的意义和作用。并与其他团队成员有效沟通与合作,更为有效地达成共识、协调关系、促进配合。
5.2具备文字、图表、口头表达以及多媒体等现代媒介交流能力。通过多种沟通渠道和方式,清晰、准确地聆听、解释和传达信息。
5.3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沟通方式,以便更为有效地达成共识、协调关系、促进配合。能够就本专业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
6.终身学习:展现广阔的人生视野适应社会、个人、文化和事业的发展。具有主动规划个人职业的意识,有职业规划的能力。具备一定的创新创业能力。
6.1能通过学习,不断吸收文化产业专业及相关专业新的研究成果,根据社会需要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拓宽专业知识,提高业务水平。
6.2具有终身学习意识与能力,在多学科领域内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把握文化产业行业发展的能力和规划个人职业发展的能力,能够根据个人意愿,发挥所长,规划人生。
6.3通过课程设置,为国家和地方政府宣传部门、文博部门、各类文化企事业单位进行分流培养,从而使学生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在人才市场中具有竞争力。
在修业年限内完成教育教学计划全部规定内容,成绩合格,获得总学分不低于160学分、第二课堂总学分大于等于5学分,且小于7学分,通过《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合格测试,准予毕业。
达到毕业要求,且符合学校学位授予条件,授予历史学学士学位。
五、专业核心课程
文化产业概论、文化市场营销、文化产业项目策划、创意学概论、管理学原理、冰雪文化概论、文化产品开发与设计。
六、课程框架及学分分配
课程模块
必修课
选修课
学时
(周数)
合计
学分
合计
课程模块
学分占比
门数
学时
(周数)
学分
门数
学时
学分
通识教育
15
794
42+1
—
128
8
922
50
31.3%
学科基础
12
576
36
7
224
14
800
50
31.3%
专业教育
9
456
28.5
5
160
10
616
38.5
24%
实践创新
9
288
(18周)
17.5
—
—
—
288
(18周)
17.5
10.9%
交叉融合课程
1
32
2
1
32
2
64
4
2.5%
合 计
46
2146
(18周)
126
13
544
34
2690
(18周)
160
100%
必修课选修课占比
—
—
79%
—
—
21%
—
—
—
实践教学环节占比
(含课内实验实践)
占总学分( 20.8)%
毕业总学分
( 160 )学分161
七、教学计划进程表
历史学(历史文化产业)专业教学计划进程表
课
程
模
块
课
程
性
质
课程
编号
开课单位
课程名称
总
学
分
总
学
时
各环节学时分配
周学时
修读学期
备注
理论
实验
实践
其它
通
识
教
育
必修
724000100
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3
48
40
8
4
3
724000200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3
48
40
8
4
4
724000400
思想道德与法治
3
48
40
8
4
2
724000500
形势与政策
2
32
32
—
1-4
724000600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3
48
40
8
4
4
718000301
计算机技术科学学院
计算机科学导论
2
48
16
32
4
1
718000402
Python程序设计
2
48
16
32
4
2
721000101
外国语学院
大学英语1
3
48
48
1
721000202
大学英语2
3
48
48
2
721000303
大学英语3
3
48
48
3
721000404
大学英语4
3
48
48
4
715000101
体育学院
体育1
1
36
4
32
2
1
715000202
体育2
1
36
4
32
2
2
715000303
体育3
1
36
4
32
2
3
715000404
体育4
1
36
4
32
2
4
731000101
学生工作处
入学教育与军事理论
2
36
36
1
731000302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
32
32
2
732000102
招生就业处
大学生职业生涯与发展
1
16
16
2
732000206
大学生就业指导
1
22
16
6
6
704000100
文学院
大学应用语文
2
32
24
8
2
1
小计
42
794
556
64
174
限
选
724000710
马克思主义学院
学习筑梦
1.5
24
24
—
1-4
724000812
四史教育
0.5
8
8
—
2
校团委
公共艺术系列课
2
32
32
1-8
任
选
相关学院
其他通识教育选修课
4
48/64
48/64
小计
8
128
128
0
0
合计
50
922
684
64
174
学
科
基
础
必
修
605020120
历史文化学院
中国通史(1)
4
64
64
4
1
605020220
中国通史(2)
4
64
64
4
2
605020320
世界通史(1)
3
48
48
4
1
605020420
世界通史(2)
3
48
48
4
2
605020620
社会调查方法与实践
2
32
26
6
2
3
605020523
文化传播学
3
48
48
4
3
605020724
创意学概论
3
48
48
4
4
605020824
管理学原理
3
48
48
4
4
605020926
中国文化史
3
48
48
4
6
605021022
博物馆学概论
3
48
40
8
4
2
605021121
考古学概论
3
48
48
4
1
605021226
文化资源学
2
32
32
2
6
小计
36
576
562
0
14
选
修
605021335
历史文化学院
三维动漫创作与设计
3
48
48
4
5
605021437
公文写作
2
32
32
2
7
605021535
会展项目管理
2
32
32
2
5
605021634
文化市场营销
2
32
32
4
4
605021736
民俗学
2
32
32
2
6
605021837
满族文化资源研究与开发
2
32
32
2
7
605021937
朝鲜族文化资源研究与开发
2
32
32
2
7
605022037
文化品牌管理
2
32
32
2
7
605022137
文物修复技术
2
32
32
2
7
605022230
冰雪文化概论
2
32
32
2
5
小计
14
224
224
0
0
合计
50
800
786
0
14
专
业
教
育
必
修
605022361
历史文化学院、
资产处
专业导航
0.5
8
8
—
1
605022362
历史文化学院
文化产业概论
4
64
64
4
2
605022462
文化产业项目策划
4
64
48
16
4
2
605022564
文物学概论
3
48
48
2
4
605022665
文化产业政策与法规
2
32
32
4
5
605022763
公共关系学
3
48
48
4
3
605022865
世界文化史
3
48
48
4
5
605022963
旅游学概论
3
48
48
4
3
605023065
会展概论
3
48
48
4
5
605023166
论文写作
3
48
48
4
6
小计
28.5
456
440
0
16
选
修
605023275
历史文化学院
博物馆陈列与设计
2
32
24
8
2
5
605023376
人文自然遗产保护与开发
2
32
32
2
6
605023476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
2
32
32
4
6
605023577
博物馆藏品管理与编目
2
32
32
2
7
605023675
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
2
32
32
2
5
605023775
博物馆社会教育
2
32
32
2
5
605023876
物质文化史
2
32
32
2
6
605023977
中国民间文化研究
2
32
32
2
7
605025437
韩国文化产业案例解析
2
32
32
2
7
605024074
东北历史与文化
2
32
32
2
4
605024176
旅游市场营销
2
32
32
2
6
小计
10
160
152
0
8
合计
38.5
616
592
0
24
实
践
创
新
必
修
731000201
学生工作处
军事技能
2
112
112
—
1
731000402
劳动教育
1
32
32
2
1-2
6050242D1
历史文化学院
创新创业思维训练
1
32
32
1
6050243D2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2
48
16
32
4
2
6450244D8
创新创业实践
2
64
64
—
1-8
6050245A6
实习实训环节
4
6
8周
6050246A5
毕业设计(论文)
4
8
8周
6050247A4
专业见习
1
4
1周
6050248A5
专业考察
0.5
5
1周
小计
17.5
288
16
272
合计
17.5
288
16
272
新文科发展方向模块
必修
605024941
历史文化学院
文化创意与创新创业
2
32
32
2
1-8
小计
2
32
32
选修
605025056
历史文化学院
新媒体经营与管理
2
32
32
2
6
605025156
松花江流域文化资源数字化研究与开发
2
32
32
2
6
605025256
文化产品开发与设计
2
32
32
2
6
605025355
美学概论
2
32
32
2
5
小计
2
32
32
合计
4
64
32
0
32
全部课程总计
160
2690
2110
64
516